»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论坛 -> 灌水专区 -> “四姨太”能得到什么资源?
 XML   RSS 2.0   WAP 

<<   1   2  >>  Pages: ( 1/2 total )
--> 本页主题: “四姨太”能得到什么资源?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COTT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侠客
精华: 3
发帖: 59
威望: 104
塔勒: 1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8-02-22
最后登录:2009-01-19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四姨太”能得到什么资源?

“四姨太”能得到什么资源?
朱效民



针对国内愈演愈烈的学术腐败现象,近期出现了一种新颖的提法:“四姨太效应”。其大致来源是: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四姨太为了争宠,假装怀孕却又最终败露。四姨太起先的如意算盘是,虽然暂时假装怀孕,但因为引来了老爷更多的关注,就会有更多的怀孕机会,日子一长,假的就变成了真的。到了那时,就算是有人知道并告发当初的作假行为,又能怎么样呢!

在当前的学术机制下,的确也有一些相类似的情形,比如一个学术单位虽然科研实力上并不够资格申请到某些重大科研项目的经费,但通过弄虚作假得到大量经费支持(在现有科研机制下,经费支持的多寡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一个学术单位的发展,乃至于命运),随后该单位就有可能真的壮大起来了,如用优惠条件挖几个本领域重量级的学者,使单位实力大大提高,这时候原先假的也就变成了真的。此之谓学术界的四姨太效应。

四姨太效应的提法十分贴切形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过仔细琢磨后却又觉得有些地方并不妥当,甚至能否成立似乎也值得商榷,本着就事论事、质疑讨论的原则,择其要者,一吐为快。

首先,四姨太假装怀孕后能得到什么样的资源有必要进行区分。《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老爷年事已高,精子资源明显有限,当四姨太假称自己已经怀孕的时候,她很可能不仅不能增加受孕的机会,反而会降低其受孕的概率——既然四姨太“怀孕”已定,老爷理所当然应更多地去找别的姨太太以求多子多福,这也许正是四姨太怀孕计划最终落空的原因。诚然,至于绫罗绸缎,珍珠玛瑙,以及美味佳肴,甚至乌鸡白凤丸一类的特殊补品等等资源,不难想见四姨太在假装怀孕后肯定会名正言顺地捞到不少,但是所有这类资源对于四姨太最渴望的目标——怀孕来说,实际上起不了什么作用。因此从逻辑上分析,当四姨太宣称已经“怀孕”后并不能必然导致其增加受孕的机会。

其次,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可以预见四姨太怀孕造假的把戏最多玩儿十个月就必然露馅,这与当今学术造假的复杂性、隐蔽性以及学术打假的艰巨性、长期性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四姨太自己后来很快因造假失败而遭遇的悲惨命运也说明了这一点。“黄禹锡事件”败露后,美国SCIENCE杂志编委会在哀叹“黄禹锡事件”可能是这份世界科学界声誉最高的刊物自创刊125年以来所遭遇的“独一无二之事”的同时,又无可奈何地表示,仅靠技术手段无法保障当今科学的诚信,任何技术手段都难以防范蓄意和精心的造假行为。对于今天各种内外利益错综复杂于其间的科学研究来说,其评价已远不是单纯地依靠同行评议来判断是否促进了知识增长——这也比鉴别是否怀孕困难的多,而是大大多元化、复杂化了。因而用四姨太怀孕造假这种类似于判决性实验的极端例子(而且其本身是不成功的)来隐喻科研领域里的造假行为及其获得的巨大收益不能不说是缺乏普遍意义和代表性的。

此外,从技术手法上讲,四姨太的骗术既不能算高明,更不能说歹毒,反而透着些许天真和单纯(就是到最后人家也没有干出诸如“狸猫换太子”的事情),这从她为人处事的率直方面也不难看出来,而其结局却是被“吃人”的封建礼教逼疯了。以这样一位本性质朴却命运凄惨的弱女子来代表当代科研领域那些长袖善舞、老谋深算的假丑恶者实在是不够“厚道”,于情于理均不相宜。

综上所述,所谓“四姨太效应”在逻辑上自身并不能完全成立,在现实的实践应用中又由于太过刚性和极端化而缺乏普遍代表性,因此用“四姨太效应”描述、指称当前的一些学术腐败现象并不十分合理和恰当——“四姨太效应”可以休矣。

[楼 主] | Posted: 2008-02-27 16:41 顶端
liuli66



新人进步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骑士
精华: 1
发帖: 219
威望: 315
塔勒: 306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7-11-30
最后登录:2009-01-1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我以为“四姨太效应”这个提法,还是成立的。恕偶不论证。
[1 楼] | Posted: 2008-02-27 18:56 顶端
某人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62
威望: 69
塔勒: 59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8-02-13
最后登录:2008-06-2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QUOTE:
引用第0楼SCOTT2008-02-27 16:41发表的““四姨太”能得到什么资源?”:
用“四姨太效应”描述、指称当前的一些学术腐败现象并不十分合理和恰当.......

我赞同原文的这句话,原因是:

QUOTE:
引用第0楼SCOTT2008-02-27 16:41发表的““四姨太”能得到什么资源?”:
最后人家也没有干出诸如“狸猫换太子”的事情.......

[2 楼] | Posted: 2008-02-27 21:40 顶端
古雴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24
发帖: 650
威望: 860
塔勒: 9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7-11-11
最后登录:2009-01-2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四姨太效应”是一个不错的比喻,颇有启发性和讽刺性。提这个效应旨在“折射”出一些现象,恐怕并不是打算为“当代科研领域”的“假丑恶者”作“普遍代表”。

“XX效应”中的“XX”往往就是选择某一形象的词语作为比喻的,至于是否对应得严丝合缝,恐怕不必太较真了。比如说“多米诺骨牌效应”,挺形象。但你非要说实际当中的连锁效应没有多米诺骨牌那么整齐,那就没办法了。又比如说“马太效应”,挺形象,但你非要去考证圣经当中的思路来和马太效应相比对,那也没办法了;再比如说“蝴蝶效应”,令人印象深刻,但你非要说是不是每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是否都必然导致一场飓风,那就不对了。

具体就此文而论,首先,“当四姨太宣称已经‘怀孕’后并不能必然导致其增加受孕的机会”——这个所谓逻辑上的批评就好像说:马太效应不一定总是发生,有很多的时候是好的变坏,坏的变好的。然而“马太效应”、“四姨太效应”之类并不是在主张一条必然的规律,本来就是指某一部分具有某些特征的现象。至于“其次”和“此外”,个人认为有些不着边际了。


随轩古雴
http://EPR.ycool.com
[3 楼] | Posted: 2008-02-27 21:46 顶端
某人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62
威望: 69
塔勒: 59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8-02-13
最后登录:2008-06-2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QUOTE:
引用第3楼古雴2008-02-27 21:46发表的“”:
“当四姨太宣称已经‘怀孕’后并不能必然导致其增加受孕的机会”

在这点上,不论是原文还是楼上都有点问题,不是“不必然”,几乎是“必然不”,不论电影中的四姨太还是现实中的学术资源争夺都是如此。

[4 楼] | Posted: 2008-02-27 21:57 顶端
古雴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24
发帖: 650
威望: 860
塔勒: 9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7-11-11
最后登录:2009-01-2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若是如楼上所言,那么这个“四姨太效应”的提法就果然不妥了。但是为什么几乎是“必然不”?

随轩古雴
http://EPR.ycool.com
[5 楼] | Posted: 2008-02-27 22:34 顶端
某人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62
威望: 69
塔勒: 59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8-02-13
最后登录:2008-06-2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突然发现怎么话题绕到这儿了,第一,这里不是XX论坛,第二,这里也不是天地人生,还是讨论点学术问题吧:原文中提到的“稀缺资源”不对应现实中的“钱”,而是“太子”。
[6 楼] | Posted: 2008-02-27 23:07 顶端
某人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62
威望: 69
塔勒: 59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8-02-13
最后登录:2008-06-2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好像有点搞明白田老师、刘老师想说啥了,估计大家(包括蒋老师等)都以为在学术活动中“钱”是能换来“太子”的。——个人认为这不一定。四姨太补品要的再多,但如果没有“稀缺资源”,要再多也没用啊。
[7 楼] | Posted: 2008-02-27 23:12 顶端
flora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侠客
精华: 1
发帖: 90
威望: 123
塔勒: 141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7-04-24
最后登录:2008-10-0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俺认为小古第一轮发言已经请清了问题。我个人非常欣赏田松的“发明”,它的妙处在于它可以与马太效应联系起来,它们有可能构成一个系列。我只说有可能,而没有说必然。这种效果只是命名了一种可能的过程,不意味着现实都如此或者必然如此。如果现实都如此,那也太不地道啦!
[8 楼] | Posted: 2008-02-28 12:34 顶端
SCOTT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侠客
精华: 3
发帖: 59
威望: 104
塔勒: 1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8-02-22
最后登录:2009-01-19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回应三楼,
原文对“四姨太效应”的反驳首先是逻辑上的完备性问题,不是概率上的多寡问题。蝴蝶效应等逻辑上没有问题,“四姨太效应”则不然,虽然概率上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但自身逻辑上有问题。二者应该有区分,不是一回事。

[9 楼] | Posted: 2008-02-28 12:59 顶端
古雴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24
发帖: 650
威望: 860
塔勒: 9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7-11-11
最后登录:2009-01-2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形式逻辑才讲“完备性问题”,可以达到完备性要求的逻辑系统往往是非常简单的,而只要包含进初等数论的系统,就不可能达到“完备性”。按照完备性的要求,初等数论都存在逻辑上的问题,这么说来四姨太效应逻辑上不完备也很正常了。

看起来楼上对四姨太效应的反驳中使用的“逻辑上的完备性问题”之类的提法本身在逻辑上是成问题的。


随轩古雴
http://EPR.ycool.com
[10 楼] | Posted: 2008-02-28 13:30 顶端
SCOTT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侠客
精华: 3
发帖: 59
威望: 104
塔勒: 1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8-02-22
最后登录:2009-01-19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看来我有点用词不当,这里用不着追求严格的逻辑完备性。
原文实际要表达的是,四姨太效应原本是四姨太的一个假说,自身一则在实践上是不成功的,当然这从概率上分析也可以理解;关健是二则在逻辑上也是难以成立的,因为在她假称怀孕后,她更多得到的资源是钱财方面的,而其怀孕的可能性反而会降低,不会有“更多的怀孕机会”。也就是说这个假说本身有问题,逻辑上有矛盾。
至于说它能够说明、代表一些现象,我觉得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11 楼] | Posted: 2008-02-28 16:55 顶端
古雴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24
发帖: 650
威望: 860
塔勒: 9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7-11-11
最后登录:2009-01-2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楼主的论证似乎比较乱。我先来整理一下:

说“四姨太效应”逻辑不对,究竟是在哪一个层面上的问题。要注意,“四姨太效应”与“马太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等等类似,都是引用某个典故或者典型来指代某一种效应,而这一命名所来源的典故往往是夸张的、非现实的或讽刺性的,比如说皮格马利翁效应,引用的是一个神话传说中的皮格马利翁对他的美女雕塑爱不释手,最后雕塑真的成为活人了。但它指代的是心理学中暗示效应,即对某个人投入特别的关怀、表扬和赞美,即便这些赞美本来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他很可能真的如被赞美的那样获得进步。

那么我们可以质疑的是:第一。皮格马利翁这个神话典故是否适合于指代这一种心理学现象;第二,这种心理学现象无论怎么命名,比如说改称“X效应”,这种效应本身是否成立。而第二条又分为两个问题,1是这种“X效应”是否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它可以自圆其说,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合理地设想这样一种效应,而不管现实中这种效应是否确实发生;2是这种效应即便在逻辑上是讲得通的,但在现实上是否普遍存在,也就是说这种效应的提出有没有现实意义,能不能较好地启发我们去审视现实。

而楼主似乎是要在以上的所有角度都反对“四姨太效应”,然而楼主并没有分清条理,以至于论证纠缠不清。

我现在分开来讨论,首先,说“四姨太”的典故用以指代这一种现象是否恰当。在这一层面上,我们并不需要纠缠于四姨太这一典故本身的合理性,比如说皮格马利翁那个典故更加是荒谬了,雕塑怎么可能变成活人呢?这完全不合理嘛。但若要在这个地方钻牛角尖,实在是不太识趣了。本来这种命名就是以夸张、经典和讽刺取胜,能够让人印象深刻、浮想联翩,就是好的命名。

第二点的第1条,“四姨太效应”作为“X效应”的描述,看来是比较清楚,逻辑上自洽的。

第二点的第2条,四姨太效应是否对于审视现实的学术界有启发意义和典型意义,这个我不了解,不好说。正如楼上所言,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逻辑上有矛盾”是一个极重的指责了,观点不同还可以商量,逻辑上自相矛盾那就根本谈也别谈了。我觉得大家在把自己的逻辑搞清楚之前,“以逻辑的名义”要慎之又慎为好,顶多指责对手“概念混乱”、“用词暧昧”。只有当用词非常清楚精确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恶性的(即不可化解的)“逻辑矛盾”,暧昧模糊的话,寓言和神话故事,往往是不会有逻辑矛盾问题的。


随轩古雴
http://EPR.ycool.com
[12 楼] | Posted: 2008-02-28 21:11 顶端
某人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62
威望: 69
塔勒: 59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8-02-13
最后登录:2008-06-2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谢谢古雴同学整理。我一直说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13 楼] | Posted: 2008-02-28 22:05 顶端
SCOTT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侠客
精华: 3
发帖: 59
威望: 104
塔勒: 1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8-02-22
最后登录:2009-01-19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回应12楼,
呵呵,我觉得说别人概念混乱也是很严厉的啊。我力图就事论事,只谈观点存在的问题,与提观点的人以及支持、反对该观点的人没有关系。
还是回到要讨论的问题,我说“四姨太效应”逻辑上有问题主要是指,如文章标题所强调,该假说认为造假者可以得到资源A,而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实际只能得到资源B,反而得不到A。这是不是问题?
你一再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假说不需要与现实一致,我也说明过不是概率上的多寡问题,这些例子与上述问题不同,现在我就以你举的例子再次说明如下,蝴蝶效应是说其翅膀扇动可能会引起风暴,如果我们通过分析发现没有引起风暴而是引起了“月食”,这个时候我们可否怀疑蝴蝶效应假说本身有问题?蝴蝶效应本身是否需要修改甚至废除?

[14 楼] | Posted: 2008-02-29 11:23 顶端
古雴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24
发帖: 650
威望: 860
塔勒: 9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7-11-11
最后登录:2009-01-2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楼上还是没有分清楚两层区分。

“蝴蝶效应”不是说蝴蝶的翅膀扇动可能引起风暴。“蝴蝶效应”本身,且不论其命名方式,姑且称之为“H效应”,这个“H效应”指的是非线性系统中一个轻微扰动有可能被剧烈放大,引起不可预测的巨大改变这样一种效应。而“一只蝴蝶扇动翅膀而引起一场风暴”这个故事只是以一种夸张的比喻来更形象更直观地提示这一效应。而事实上我们当然知道(似乎这一常识楼上也有点混淆了):我们不可能“通过分析发现”某一只蝴蝶扇动翅膀而导致了或者没有导致某一场风暴,这只“蝴蝶”只是一种夸张的比喻。真实世界中的“蝴蝶效应”也确实有可能是一只蝴蝶的扰动引起了若干年后的月食,当然我们无法发现测出它们。

当然,如此看来“蝴蝶效应”的命名确实存在某些问题——因为它容易让一些人产生误会。这事实上是在很多科普书中都有声明的:蝴蝶和风暴只是一个形象的比方,而不是让你在“蝴蝶引起风暴”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


[ 此贴被古雴在2008-02-29 12:36重新编辑 ]


随轩古雴
http://EPR.ycool.com
[15 楼] | Posted: 2008-02-29 12:30 顶端
古雴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24
发帖: 650
威望: 860
塔勒: 9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7-11-11
最后登录:2009-01-2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补充两句:

“概念不清”的指责还是比较善意的,因为这种指责要求对方做出回应——不清楚的话,澄清一下就清楚了嘛,如果能够很好地澄清概念,那么就能够自圆其说了。不过“逻辑矛盾”的指责则比较凶狠,比起“逻辑混乱”还要凶狠,因为混乱了还可以整理整理,一旦都逻辑矛盾了,怎么澄清怎么整理都没辙,只好承认:“我说错了”。也就是说,“逻辑矛盾”的指责几乎不给对手以回旋余地,而直接要求他认错服输了。

当然,我也向来是力图就事论事,不针对任何个人~


随轩古雴
http://EPR.ycool.com
[16 楼] | Posted: 2008-02-29 13:01 顶端
sophia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2
威望: 2
塔勒: 2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7-11-16
最后登录:2008-12-2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SCOTT同学的意思是说:“四姨太”假装受孕只能得到钱财的好处,却不能得到根本性的好处,即增加她受孕的机会。由此,SCOTT同学认为“四姨太效应”其实根本没啥效应。

对于这一点,SCOTT同学就有所不知了。在三妻四妾又对生育知识知之甚少之年代,当一个妾室宣布怀孕之后,她所得到的最重要的并不是更多的钱财和关注,也不是象现代医学那样告诫丈夫要减少甚至避免房事,相反,她得到的最重要的恩宠是老爷天天晚上的临幸。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老爷得知四姨太有喜之后便不再点别屋的灯。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使得四姨太真正怀孕的机会大大增加。当然,电影里的四姨太运气不太好,碰上了一个不育的老爷。但是,倘若是一个正常男人,可以想象,几个月之后,也许四姨太真的怀上了。那时,即使她之前的小伎俩被识破,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17 楼] | Posted: 2008-02-29 17:04 顶端
SCOTT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侠客
精华: 3
发帖: 59
威望: 104
塔勒: 1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8-02-22
最后登录:2009-01-19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回应15楼
蝴蝶引起风暴不用纠缠,蝴蝶引起月食可以稍微纠缠一下,因为与原来的假说不一致,而且也很有趣。
四姨太造假后怀孕了不用纠缠,四姨太造假后没有怀孕、甚至正是因为造假才没有怀孕更需要纠缠了。
另,回应逻辑上有矛盾,只要自圆其说就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18 楼] | Posted: 2008-02-29 19:50 顶端
古雴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24
发帖: 650
威望: 860
塔勒: 9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7-11-11
最后登录:2009-01-2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蝴蝶引起月食”并没有与“蝴蝶效应”的假说“不一致!可见楼上还是没分清这两个层面。“蝴蝶引起风暴”是一则比喻,比喻“微小的扰动可能会被放得极其巨大和不可预计”这样一种“效应”。换成说月饼引起风暴或蝴蝶引起月食也都没有什么不一致,只不过蝴蝶引起风暴的比喻更加形象,更容易被人直观地理解。无论是说了一个什么故事,蝴蝶也好,苍蝇也好,月食也好,这个故事的优劣只是看这个故事的直观、形象、启发性、讽刺性等方面,说简单些这里是一个修辞上的问题而不是一个逻辑上的问题。楼上可以批评这个故事在修辞上不合适,这个见仁见智,但是“以逻辑的名义”去批评一则寓言故事,对一则比喻纠缠不休来分析,着实过分!

当然,正如17楼所言,即便是严谨地分析这则故事的话,楼主的批评也是不成立的。不过这种讨论实在无聊得很,我也不想多说了。

讨论“马太效应”时是否需要从逻辑上对于《马太福音》作一番分析?


随轩古雴
http://EPR.ycool.com
[19 楼] | Posted: 2008-02-29 21:42 顶端
古雴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24
发帖: 650
威望: 860
塔勒: 9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7-11-11
最后登录:2009-01-2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事实上,楼主针对四姨太的故事所作的所谓“逻辑分析”,与其说凭借的是逻辑,不如说仰仗的是“常识”。楼主写道:“既然四姨太‘怀孕’已定,老爷理所当然应更多地去找别的姨太太以求多子多福,”——这个“理所当然”是哪里来的?正如17楼所言,这个并非“理所当然”,而对于故事中的人来讲,更是毫无意义。而这一条楼主想当然自以为是的“常识”却是进行所谓“逻辑分析”的必要条件。

而关键在于,这是一则比喻,寓言故事,在这里作常识分析,就类似于对“皮格马利翁”的典故说:雕塑“理所当然”不能变成人,所以这个典故是荒谬的,不能用。——这样的指责恐怕是不着边际的。


随轩古雴
http://EPR.ycool.com
[20 楼] | Posted: 2008-03-01 05:16 顶端
liuli66



新人进步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骑士
精华: 1
发帖: 219
威望: 315
塔勒: 306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7-11-30
最后登录:2009-01-1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0楼古先生,点中了:“理所当然”从何而来?
[21 楼] | Posted: 2008-03-01 18:34 顶端
SCOTT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侠客
精华: 3
发帖: 59
威望: 104
塔勒: 1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8-02-22
最后登录:2009-01-19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回应17楼,该电影中的老爷并非不育,有其子为证。楼主把问题转向了,“在三妻四妾又对生育知识知之甚少之年代,当一个妾室宣布怀孕之后,她所得到的最重要的并不是更多的钱财和关注”,请问这又是从何而来的?
另外“理所当然”来自于对电影中老爷追求多子多福的判断(封建社会传种接代的价值观),该老爷也一再声明这一点。
楼上各位的讨论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澄清,但并不令人满意。
一是原文对“四姨太效应”的质疑并不能还原成对原理型的“XX效应”的质疑,后者使“四姨太效应”的特殊性及问题消失了;
二是“四姨太效应”的问题也并不“类似于对“皮格马利翁”的典故说:雕塑“理所当然”不能变成人,所以这个典故是荒谬的,不能用”,这方面的例子举再多也没有用;
三原文提到的“四姨太效应”的主要问题似乎一直没有得到回应:“四姨太效应”声称四姨太造假后能得到资源A,而通过分析推断(不管是逻辑上的还是常识上的),正因为造假四姨太更大可能是得到资源B,反而不能得到资源A。所以就“四姨太效应”本身来看是不是存在问题,甚至能否成立?
(这一点17楼倒是也提到了:“四姨太”假装受孕只能得到钱财的好处,却不能得到根本性的好处,即增加她受孕的机会。由此,SCOTT同学认为“四姨太效应”其实根本没啥效应。)

[22 楼] | Posted: 2008-03-01 21:18 顶端
liuli66



新人进步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骑士
精华: 1
发帖: 219
威望: 315
塔勒: 306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7-11-30
最后登录:2009-01-1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还是“回到四姨太”的逻辑:

四姨太:“我蠢?我不蠢!我早算计好了,开始是假的,只要老爷子天天到我这儿,日子久了不就成真的了?”(转引自:学术界作假隐藏"四姨太"效应)

这才是逻辑!

很明白的道理嘛!没有什么“理所当然”。就这么简单!

偶就此 终结 偶自己 对“四姨太”效应的讨论。

[23 楼] | Posted: 2008-03-01 21:56 顶端
古雴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24
发帖: 650
威望: 860
塔勒: 904 个
贡献: 0
注册时间:2007-11-11
最后登录:2009-01-2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楼上转引的话就到位了,所谓四姨太效应中的“四姨太”的典故只要引这一句话就行了,这句话有道理,人们能够理解,还需要分析哪部电影干什么?四姨太效应的提出并不依赖于整部电影。正如马太效应所引用的典故也就是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并不需要把整部福音书拿来做研究分析。

无论是逻辑分析还是常识分析,这种分析都是文不对题。就类似陈祖甲等人对芝诺悖论的常识分析那样(当然这个比较有点过火了),根本不着边际。

“四姨太效应”,或者说“X效应”(不考虑四姨太),指这样一种效应:某些科研单位通过“谎称”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或已经孕育出拥有巨大潜力的项目的办法,谋求更多的关注和投入,而由于投入的加大,日后真的获得成就的机会有所提高,这样的一种“日久成真”的效应。

——这个表述是自洽的、合理的。

而用“四姨太”命名这一效应,典出某电影中四姨太试图假装怀孕以换取老爷更多宠幸,以图日久成真的这样一种想法,四姨太的逻辑是:“我蠢?我不蠢!我早算计好了,开始是假的,只要老爷子天天到我这儿,日子久了不就成真的了?”

——这个典故是具有启发性和生动形象的,它能够让人与之前表述的“X效应”联系起来,加深印象。因此这个命名是不错的。

我的发言本应在第3楼就终结了,后面的补充其实也有貌似些混乱了,本来这个问题相当简单,无非是一个修辞偏好的问题,实在不必扯那么多。


随轩古雴
http://EPR.ycool.com
[24 楼] | Posted: 2008-03-01 22:36 顶端
<<   1   2  >>  Pages: ( 1/2 total )

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论坛 -> 灌水专区




Powered by PHPWind v4.0.1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now is:01-20 13:21, Gzip enabled eBay Eachnet

贝宝,安全、快捷、方便的网上支付方式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