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pan>感觉</span>

谈VR(四)既然房子是方的,看到方形的人有什么奇怪的?——论元宇宙的感官风格

之前谈元宇宙的文章我就讲了,元宇宙不是“虚拟现实”,走在现实之上还是现实之下——这是两条相反的道路。 不过这两条路究竟多么不同,我说得还不太清楚。 有人把元宇宙的发展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感官维度的仿真、逼真、沉浸,社交维度的开放、共创、去中心化。这个分法我大体是同意的。 当然,首先我认为,元宇宙的发展更侧重于社交,特别是权力关系和经济关系。但我所强调的与“虚拟现实”相反的道路,不只是指优先侧重 …

《理解媒介》导读:手段即尺度

这是半年前去超星录的一期导读节目,裁剪版见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34y1z7QD?from=search&seid=5300241720853418317&spm_id_from=333.337.0.0 完整版大概在超星上。 这次导读的文字稿交给李诗修改充实,改写成一篇书评发表在《中国传媒科技》2021年10期上,题为“拥抱碎片化的麦 …

AR眼镜与“缸中之脑”

我的博士生姚禹最近在讨论班做了报告,讨论了从现象学角度对普特南“缸中之脑”思想实验的重构。题目是他自己选的,我感觉可以做,但对他实际做出来的东西我很不满意。我的批评就不在这里复述了,我在这里简单记一下我对“缸中之脑”的理解。 首先普特南之所以提“缸中之脑”这个思想实验,绝对不是为了重新提出一套“外部世界怀疑论”,在怀疑论的意义上,缸中之脑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我认为康德的“物自身”就足以回应一般意义 …

内身体意识

具身性是由现象学带来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它在分析哲学家或认知科学家那里往往变得现成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具身性这个概念的术语化造成的(我不喜欢这个术语,特别是它的中译),另一方面是一些学者对“身体”作了现成化的理解,注目于那副现实摆在那里的肉体,把具身性问题变成了“关于身体”的问题。 联想到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现象学家对时间的分析,必须把现象学所谈论的时间与客观度量的时间区别开来,“内时间意识”并不是 …

媒介史作为先验哲学

我又来惭愧了……每次论文都必须拖到最后……上个礼拜的确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不过一是由于被蒋澈替换后松懈了一下,二是由于自己实在还是没太绕清楚,加之前两天身体状况不佳,所以拖延至今还没有彻底完成。现在先发出的这个文章算是写完了,但还没有分段,可以先看起来,到时候我再调一调,争取再做个ppt…… 这篇文章本来是想解读斯 …

关于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上一篇文章又是一篇临时请救兵的作品。一方面确实是因为最近勤奋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筹划着博士论文开题,急于想要设计整体的思路,反倒是定不下心来先集中于某个具体问题了。之前的“体验报告”也是如此,这篇对海德格尔后期的阅读笔记也是如此,虽然都写得比较粗浅和散乱吧,不过的确是关系到我架构论文的某种方略的。 这篇海德格尔的论文,如果换成“海德格尔是一个技术悲观论者吗?& …

哲学与诗

老早就想写一篇文章谈一谈诗,但迟迟未能下笔,开设的“音乐——诗歌”这一文件夹也从未名至实归。 之所以迟迟不动笔,其中一个原因是觉得自己始终是一窍不通的大文盲,如何敢谈论诗歌呢?除了小时候在课堂中学的那些唐诗,以及现在非常偶尔地会去随手翻看几首的北岛、海子之类诗集,我甚至是连读诗的体验都没有的。同时,关于诗歌或诗学的评论,无论是来自诗人还是哲学家,除了在个别其它方面的书籍中不经意间所瞥到的,我也几乎 …

胡说“感觉”

改写“存在就是被感知”——“此在就是感觉”。人自始自终就是感觉的会聚。感觉(感官、知觉)本质上并没有“内”、“外”之分,相反“内外”之分正如“冷热”、“明暗”、“高低”、“强弱”等等,是由感觉而来的分辨。不过特别的是,“内外”之分来自于“对感觉的感觉”,亦即“自觉”,这种能力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特有的,至少也是人类所特长的。 人类的特长的具体表现常常被指为理性或技术。大致说来,理性实在就是感觉“向内” …

内感官、外感官、时间、空间……

自从康德引入了“内感官”的说法并将时间归于内感官后,时间对应于内感官,空间对应于外感官,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了。而时间比空间更加基本——因为脱离一切外感官,时间还是能有所着落,而脱离时间的空间却无处着落——这似乎也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但是,究竟什么是“内感官”?这究竟是个啥感官?如果说所谓第六感的“直觉”仍然是某种外感官的话,那莫非是传说中的第七感?想到圣斗士星矢,开个玩笑~ 我想说的是,究竟有没有 …

关于“存在即是被感知”

这句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大主教的名言我们都耳熟能详——当然是作为高中“哲学”课上被批判讽刺的著名靶子之一,贝克莱非但是唯心主义哲学家,还是大主教,当然也成了政治老师贬斥嘲笑的反面典型。 记得我当时政治课上到这里时,早已读过不少现代物理学的科普书,已经能够隐约体会到贝克莱这句话的深刻之处了。如果说这样一句话只需要“难道你出生以前你妈妈不存在吗?”就足以反驳,那么这句话怎么竟然成为哲学史上的经典?难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