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pan>教育</span>

关于“知识改变命运”

最近看到南方周末一篇文章“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最近几天和家人和亲戚吃饭,也经常提起类似的话题。今天提到,复旦大学明年有可能完全取消高考裸考的生源——也就是说必须通过自主招生等方式考入才行。这种举措当然会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学生考入一线大学的难度——光是专程来参加自主招生笔 …

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科学史元素的想法

  非常荣幸地,能够有为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出谋划策的机会。不过由于自身水平有限以及习惯性的拖拉,可能提不出太多建设性的意见,只是非常零散地写一些想法罢了。分两部分,一是总论科学史元素的意义,二是顺着教材框架结构谈一谈每一年穿插科学史材料的思路。原计划还有第三部分顺着科学史的脉络摘选一些合用的案例,现在看来在25号之前弄不出来了。  一、关于总的理念和方针 首先谈一谈总的思路,为什么要在小学《科学》 …

教育现代化中的科玄之争——以张君劢为例

【摘 要】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科玄之争”定位为古今之争或东西之争都没有切中要害,科玄之争反映的是现代化进程之内的某种张力。以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提出的恰是现代化或者“启蒙”的诉求。启蒙的核心在于国民人格教育,在于培养自由的意志。张君劢关心的并不是科学能否说明人生观的问题,而是如何来培育树立新人生观的问题。而新人生观或者新文化的树立并不能单靠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更要重视追溯西方现代科技文明的根源 …

德育七科(如何德育?)

德育并不是大学的任务,大学生入学时多已成年,个性品格早已基本定型,大学应当为各种各样不同的个性搭造一个共存的舞台,引导每一种品格都能够闪耀出独特的光彩,而不应当再去设法重塑学生的个性。 但中小学教育则有所不同,中小学与父母承担着培育和塑造孩子品格的使命,未成年人之所谓“未成”,正是指人格品性尚未成型,他们的思想也尚未健全至足以抵御和反叛前辈的说教和时尚的灌输。事实上,要绝对抵御说教和灌输是不可能的 …

[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我一直把《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推荐为”技术哲学”的最佳启蒙书,不过那两本书还尚未直白地讨论技术哲学,现在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终于有了中译,而这本书的论述事实上不再以媒介为主,而就是直接切入到“技术”了。读过这本书再回过头去看《娱乐至死》的思路和线索,就容易体 …

哲学系有什么好?——写给家长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子女竟然要选择学哲学,就好比子女说要加入黑社会,或者说要嫁给一个八十二岁的老头,有多少家长不会为此忧心忡忡呢? 这种担忧是理所应当的,一次不经意的选择都可能改变整个后半生,更何况是高考、选专业这样重大的事情呢?孩子还未见过世面,家长又怎能不好好把关呢? 确实,许多人并不适合学哲学:特别是那些缺乏主见的,向来都只是听任家长和老师安排而学习;或者缺乏理想的,得过且过混日子的人。他们 …

万事俱不备,东风倒是吹得甚猛——再对教改失望

哈耶克: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象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 这段话实在说得很好,自由、民主、平等这些概念听来令人热血沸腾,这些当然都是好词儿,然而究竟如何理解它们、如何去追寻它们,是个大问题。 美国高举自由和民主的旗号在全球进行着它的“新的奴役方式”,而在中国,平等这一概念也很成问题。 最近看到 …

教育、改革、平均主义

前一阵人大等高校校长提出政府对北大清华的政策过于倾斜的问题。 政府对于北大清华的偏重确实是很明显的,除了财政上的支持以外,主要体现在招生政策上的巨大倾斜。 招生上的倾斜在上海的高考制度上体现得很明显:在上海,北大清华是所谓的“零志愿”,与其它志愿分开取档,先算完零志愿的再分配其它。也就是说不填白不填。即便已经获得复旦、交大等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加分等优惠条件,仍然不妨碍考生填写零志愿,若被北大清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