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pan>技术</span>

“恩赐”的消逝——二谈贺建奎事件

界面的约稿(转载请与界面联系),发表时改名为“基因技术与人类感恩和敬畏心的消逝”,内容没怎么改。 据说我妈怀我的时候,为了让我皮肤白一点,不知道从哪听来了偏方,天天吃西瓜。结果这偏方显然没啥效果,吃了几十只瓜还是把我生得又黑又壮…… 想要孩子生得聪明、美丽、健康,这是每个父母的愿望。为了孩子更好地出生,父母也愿意做许多事情,找偏方或合理饮食,“封山育林”,定期产检,胎教,保健操等等。这些事情有些“ …

“甩锅”才是贺建奎事件暴露出的最大危险

中国科学报的约稿,发表于2018-12-04 第1版 要闻,发表时题目改为“谁该为贺建奎事件担责”,内容也有一些润色,我这里贴原稿。 最近,两位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震惊了世界,也让科技伦理问题进入了公众视野。 近年来,中国科技发展迅速,在许多领域已经与国际接轨,甚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但贺建奎事件暴露出来,我们在科技伦理领域仍然远远落后,相关监管制度完全欠缺或形同虚设。 早在1946年,为了审判纳粹德 …

AR眼镜与“缸中之脑”

我的博士生姚禹最近在讨论班做了报告,讨论了从现象学角度对普特南“缸中之脑”思想实验的重构。题目是他自己选的,我感觉可以做,但对他实际做出来的东西我很不满意。我的批评就不在这里复述了,我在这里简单记一下我对“缸中之脑”的理解。 首先普特南之所以提“缸中之脑”这个思想实验,绝对不是为了重新提出一套“外部世界怀疑论”,在怀疑论的意义上,缸中之脑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我认为康德的“物自身”就足以回应一般意义 …

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智慧城市能解决北京“难”站吗?

本文是命题约稿,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8年8月13日第7版,标题改为治理北京“难”站难在哪,略有修改。下面贴出原稿: 最近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都报道了北京南站成“北京难站”,重点曝光了黑车多,打车难等现象,引发了热议。坐高铁的都到了天津,送站的还在排队等出租呢。这种糟糕的服务条件当然与北京南站的硬件水平不能匹配,也与北京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相去甚远。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参考国际、国内优 …

谈山寨:关于后发优势

最近号称“消费降级”的拼多多上市,惹来颇多争议,我也在微博上说了几嘴。 不是任何有市场需求的事情都值得做,比如城里人同样很难理解的是,中国普遍存在抛弃女婴买卖人口等民俗,那该不该出个倒卖人口的app来服务他们?如果这个app大受欢迎是不是应该教育那些大跌眼镜的城里人你们不懂中国?放屁!谁都知道底层人民对假货和童养媳有需求,拼多多不是更懂而是更不要脸。 ​​​​ 让我愤怒的是一个假货平台能够堂而皇之 …

“技术通史”课程总结(学生点评及每讲提要)

课程的分数出完了,这门课的第一轮开课也算是圆满完结。给分方面,我给了约一半同学A-及以上,远远超过学校建议的标准即20%,我加了额外说明,希望学校能够通过。同时,因抄袭而不及格的同学达到5人,也超出了建议的限度,但这都是按照我自己的标准,给高分并不是为了讨好学生,给不及格也不是为了刁难学生,我的课也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学到什么,只要认真参与,积极听课、独立思考、课外阅读,做好这三样就是高分。 之前写 …

谈VR(一)“沉迷”的意义

我们的读书会已经好几周没读书了,除了暂停之外,已经有两周变成游戏活动了,再这么下去读书会要变成游戏会了…… 上周我终于把VR布置好了,读书会只来了3个小伙伴,就正好变成VR体验活动了。 当然我们玩游戏不光是娱乐消遣,也是技术史和技术哲学的必要实践,这可不是敷衍或玩笑。我理直气壮地申请用我的技术史科研经费来购买VR设备,也一定会确实产出相关的研究文本。关于游戏的意义,我接下来准备写一系列文章讨论,至 …

在什么“时候”需要“看时间”?

这篇短文是在我《技术通史》课程的第五讲中的一些片段,整个讲义还没有整理出来,但今天有个摄制正好要讲到相关的话题,所以先抽取出来随手写几段。 钟是什么?它是一种,或者说一类技术器物,作为一种技术物当然它有特定的功能,那么,钟是用来干什么的? 答案似乎很简单:钟是用来“看时间”的。 但细一琢磨,这个“看时间”的动作很神奇,首先“时间”这种抽象的东西,是可以用眼睛“看”到的。然后,这门技术是有用的,那就 …

本科生通识课:《技术通史》

本学期(2018年春季),我将在清华开设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技术通史》。 课程基本信息 课号:00691572 时间:每周二第4节(15:20-16:55) 注:2月27日就开课啦 地点:四教4202 考核方式: 读书笔记/小论文+期末开卷考试 注: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写一篇相对完整的论文(6000字以上),但以往的经验看,许多同学在学术训练上都还比较欠缺,交上来的论文经常东拼西凑惨不忍睹,所以我这 …

打破平衡的“企业家精神”

本文发表于 《中国科学报》 (2018-01-29 第1版 要闻) 发表时删了几句,但关键的内容都保留着。 之所以围绕着十九大报告谈,是因为约稿要求,但这种方式的迎合我还是能够接受的,特别是没把我最后一段删掉,批判性的立场就还是很明显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促进“企业家精神”首次被郑重地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 …

《中国青年》杂志关于科技的采访

这是一篇书面采访,已经在2018年第一期《中国青年》杂志上刊发,刊发时似乎删了好几问,但刊用的回答竟然没怎么被删改(特别是最后一问),但在某几处帮我稍微多加了几句话。以下贴上原版。 1、截止2017年6月底,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市值前十名,有五个属于中国,而全球221家新兴“独角兽”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近三成席位。当今中国,以“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为代表的科技力量也已渗透进 …

“发明大王”不白叫,他是发明了“发明”的人

本文发表于《科技日报》2017-11-24“嫦娥副刊”。原题为“爱迪生:发明之发明”,编辑改的题目也不错,就按编辑稿转载了。   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电灯。但许多人并不清楚,其实爱迪生只是电灯的改良者,在他之前几十年就有电灯了,甚至在商用普及方面,他也不是第一人。但爱迪生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发明大王,他的贡献不只是电灯、留声机等伟大发明,更重要的是,他在某种意义上重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