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价值取决于持有

比特币的价值取决于持有

http://zl.yibite.com/point/2014/1011/23952.shtml

经过几个月来的低迷,最近比特币价格再度探底,简直触目惊心。在这个时候,再谈一谈价格问题,也算应景吧。

当然,我无意对比特币的短期走势进行预测。虽然说跌成这般模样我事先也没想到,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原本就是一项长远投资,就当养老保险放着而已。况且,这一年来比特币业界除了价格之外的几乎所有数据和表现都稳步发展着,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我在这里谈价格,是想在理论上谈一谈,比特币的价格基础在哪里,究竟是什么决定着或支撑着比特币的价值。

从短期,从表面上讲,比特币的价格取决于资金的投入。每天都有新的比特币因挖矿而产生,矿场主为了收回成本也有越来越大的抛售压力,因此如果没有持续的资金进场来买入,比特币市场供大于求,那就自然会跌价。反之,如果资金持续投入的力度足够大,而每天新增的供给有限,那么自然就会涨价。

当然这只是短期而言的,因为大部分流入的资金在一定时间之后总会套现流出。为了套利而进入的资金最终并不会支撑比特币的价格。高抛低吸的成功者需要低抛高吸的失败者供养,投机市场理论上就是一个零和游戏。

使得比特币不是一个零和游戏的,无疑是比特币的货币属性,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投机标的,也是可以直接在市场中花费的。我们可以在比特币交易平台买入比特币后,再也不回来卖出,而是在商品市场中使用掉。而在市场中,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比特币来流通,而越来越不需要人民币来流通,那么趋势就是比特币更多从交易所流向市场,而人民币更多从市场流向交易所,如此一来,虽然比特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在交易所中等待与法币交易的比特币却越来越少,最终比特币的价格自然会持续上涨了。

然而,仔细一想,这里似乎仍有问题。应用范围的扩大本身一定能支撑币值吗?未必如此。比如说,许多商家都支持比特币支付了,但他们都会把收到的比特币立刻卖成美元,比如说通过bitpay的服务,或者自己卖出,那么应用大面积铺开的结果反而是大大加剧了交易所中的抛售压力,反而会抑制币价。

当然既便如此这种抑制也只是短期而言的,因为每一笔比特币玩家所支付出去的比特币,当初也往往是买进来的。除了比特币挖矿机制所带来的稳定供给之外,比特币的买与卖在长期而言也是平衡的。但无论怎么说,我们发现比特币应用的拓宽本身并不是支撑币价的根本因素。

那么支撑币价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持有,或者说储蓄。

例如黄金已经极少作为流通货币而在市场中使用了,但它的市值仍能这么高,这当然也不只是因为它能够被制成饰品或元件,而是因为人们看重黄金的“保值”功能,因此愿意买入并持有它。

这里其实是一个循环:因为黄金有保值功能,所以人们愿意保存它;但也正是因为人们愿意保存它,因此黄金有了保值功能。当然,这也有赖于黄金总量稳定的特性,如果是可以无限滥发的纸币,那么即便人们愿意保存它,它的保值功能也已经大打折扣了。

即便是纸币,它的价值归根结底也还是在于储蓄。如果没有人愿意持有纸币,纸币也不会有价值。

货币本质上说是一种什么工具?它的用处归根结底是什么?无非是价值的存储手段而已。所谓存储,就是某种滞留,某种“拖延时间”。如果我有鸡而想要鸭,你有鸭而想要鸡,那么我们当场就能完成交换,而不需要使用货币。只是因为我不能及时拿出你想要的东西,或者我不能直接换到我想要的东西,所以货币才有其价值。我的鸡没有换到鸭而是换到了钱,这钱是为了让我把卖出鸡所换回的价值延迟一段时间,直到我找到我真正想换的东西。

货币的意义就是在交易与交易之间,保存相应的价值。可以说“保值”是货币的本职。

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什么?理性无非是某种筹划、谋算或设计的能力,换言之,人会“未雨绸缪”。人不会看见任何好处就只顾着扑上去,人不仅仅关注那些眼下可见的东西,也关注着那些尚未出场的可能性。因此,人可以在尚未见到鸭或鱼的情况下,就把鸡卖成钱,即便我暂时不知道我要如何使用这些钱,我仍然愿意留存它们,以备不时之需,因此人们愿意储蓄。

当然,储蓄与投机或应用一样,在理论上说,长期而言也是平衡的,因为持留下来的币,早晚有一天也还是要被卖掉或者花掉。但要害就在于这个“早晚”上面。在 某种意义上,价值就是时间,在一个没有时间的静态系统中,货币是没有意义的。正是因为有时间问题,有早还是晚的问题,才有了存储价值的需要,才有了货币。

当代的通胀货币和信贷体系逆转了人们的储蓄需求,人们似乎不需要留住货币以备不时之需了,需要的时候贷款就行了,我提到过这是一种变态的文化,但无论如何这也没有改变货币是价值之滞存这一事实。通胀货币把延迟消费逆转为提前消费,但花过去存下来的钱也好,预支未来的钱也罢,这个“时间差”是货币的价值所系。

可以说,比特币的长期价值取决于“长期”本身。无论是投机者,商家还是囤币者,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让币滞存,这滞留的时间决定着比特币的价值。

如果一个人每个月借1万元,还1万元,那么他有多少钱?如果他借来的钱能够滞留2个月,那么他就可以有2万元流动资金,如果能滞留1年,那他就可以有12万流动资金。

对于整个货币市场来说也是差不多的意思,货币的流动本身是平衡的,市场中有买就有卖,有进就有出。每天有价值1万美元的比特币被人买入(无论是用商品还是用法币),也有价值1万美元的比特币被人卖出,那么比特币市值该有多少?不知道。更关键的问题是滞留的时限。

有些东西,例如邮票等收藏品,它每天以任何形式的流通量可能非常小,但它的价格仍然可以很高,为什么?无非是人们愿意长期持有它。有些东西流通量非常大,但恰恰在大为流通的同时急剧贬值。

那些认为比特币适于长期持有,因此不适合作流通货币的人显然搞错了。货币之为货币其意义首先就在持有,特别是就其价值而言,更是取决于持有。更多的货币被人更长久地持有,这并不会妨碍这一货币的流通能力,比特币适于交换的特性不会因为更多人囤币而有丝毫折损,影响的只是货币的价值。人们越信任它的保值功能,就会滞留越多、越久,这一货币的价值也就越高,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最后顺便说一下,要如何估算比特币未来的价值呢?与法币的M0、M1、M2之类的去对比,还是与黄金或白银或哪家股票的市值去对比?在我看来这些对比都是可疑的,因为比特币本身是颠覆现有的金融秩序的,很难与现存的哪种资产相提并论。但我们知道,比特币将会满足人们的储蓄保值的需求,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设想,每个人需要持有大概多少价值的比特币呢?中国的人均储蓄大致是几万元吧。考虑到法币的储蓄主要还只是未雨绸缪的储备,而不是保值增值的长远筹划,而民众关于长远筹划的需求则被通胀体系硬生生逼向了所谓“理财”领域,例如基金、股票等。那么,如果把这两项加起来,也就是说,每一个比特币世界的居民为了应急储备和长远筹划的需求,所愿意滞留在手边的资金,大约可以有多少价值。例如,如果有1百万人相信比特币是最好的储蓄手段,而平均每人愿意通过比特币持留大约相当于10万元的价值,那么比特币就需要至少1千亿的总市值。

 

10 Comments

  1. 刘逸

    老师,这一段没有懂,既然大家把比特币看作保值增值的手段,那就不会拿来使用,从而减少流通。比如黄金现在也没有进入流通市场,为什么“更多的货币被人更长久地持有,并不会妨碍其流通能力”?

    1. 黄金为什么没有进入流通市场?不是因为它保值增值。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然的原因,即黄金不容易找零,不容易辩伪,不容易分割和携带,因此不适应现代的诸多交易场景;第二个原因是历史的,就是政府的阳谋,各国政府推行纸币之时,最初往往承诺纸币与黄金相对应,保证每一张纸钞都有黄金背书,然后在法律上禁止黄金的流通,用强权或劝诱的方式收缴民间金币,置换为纸币,逼迫民众只能以法币交易。现在也是如此,比如你想拿一袋黄金去买房子,那是违法的,不是你觉得黄金保值所以不愿意花费它去买房子,而是因为法律,你想花也是不行的。而比特币完全解决了黄金的自然限制,部分解决了法律限制(因为更适合打破政府封锁进行私下交易)。

      想清楚这个问题很简单,一个货币要花出去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你愿意花,二是他愿意收。你觉得比特币保值所以更加不愿意花掉是一个方面,但是他也觉得比特币保值,所以更愿意收,这是另一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总是共同作用的。同样地,你觉得津巴布韦币不保值所以想赶紧花掉,但他也同样觉得津巴布韦币不保值所以不情愿接收,这也是同时存在的。那么是一个大家都不愿意收的东西更容易流通呢,还是大家都乐意收的东西更容易流通?常识来看也是后者吧。“越受欢迎的东西越流行”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为什么会有越不受欢迎的东西越流行的逻辑呢?

      相关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讲得更清楚:https://yilinhut.net/2013/11/06/4943.html

       

  2. 刘逸

    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比特币自身不像黄金或者郁金香那样有物质价值,它本身是一个符号,那么最初投资的一批人是如何相信它的价值呢?或者说发明者是如何说服最初的投资者?

    1. 不光最初投资的一批人吧,我这一批人也是基于对理念的认同而投资的啊。比特币是去中心化自由货币。因为去中心化,因为自由,因为它能解决问题,能带来革新,等等等等。你可以看我最早的几篇比特币文章https://yilinhut.net/category/series/bitcoin/page/3

      如果理解不了“自由”之类太抽象的概念的话,就想一想创业者是怎么说服最初的投资者的,谷歌公司的第一批投资者怎么被说服的,亚马逊的第一批投资者是怎么被说服的。无非是认同相关技术所预示的未来罢了。

      比特币的起源是一篇白皮书:http://www.8btc.com/wiki/bitcoin-a-peer-to-peer-electronic-cash-system 看过之后,理解了其原理的可行性,再理解其目的的宏大意义,就自然能够认同了。摘要第一句话就说的很清楚了“一种完全通过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它使得在线支付能够直接由一方发起并支付给另外一方,中间不需要通过任何的金融机构。”——那么你只需要判断,第一,这一系统确实可以通过该文所说的技术实现吗(这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第二,这一系统一旦真正实现,对于现在的金融领域和整个货币系统将带来多大的意义(这需要一定的历史学经济学哲学能力),如果这两条都想通了,当然就完全确立了信心。如果自己想不通这两条,但借助可信赖的别人的帮助,还是能够认同这两条,当然也有了很大的信心。如果不认同这两条,但是感觉还挺有意思,万一成功了呢,那么也会投资。

       

      1. 刘逸

        哇,懂了,谢谢老师,是不是还要加上对这些创始人的信任?信任他们会坚持自己的事业,信任他们是真诚相信这个理念,不会捞钱走人?

        1. 你还是没懂啊……你可以说比特币很深奥,别的技术细节都搞不懂,但最基本最基本的一条特性一定要知道:“去中心化”。
          比特币的未来与其创始者没有关系,就好比说互联网,它也是一撮人最早发明并推广起来的,但现在互联网的可靠性,是否取决于这些创始者呢?再远一点的例子,比如电力系统,是否我们必须信任爱迪生或特斯拉是好人,才能安心用电呢?比特币一经创造就很快脱离了任何人的控制,创始人与后来人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拥有的比特币可能更多一点(毕竟他们更早入场),但他们遵循的规则是一样的,创始人也无法更改这一规则,他们能够用手里的币砸盘,但砸完了,他们没币了,那就和你我一样,无权再改变什么。毋宁说他们都捞钱走人了,对比特币生态只是好事。电力网络一旦运转起来,并不再必须爱迪生的维护,互联网运转起来,再不能说关就关,比特币运转起来,也再也无法关闭。

        2. 关于信任比特币需要信什么,见这篇文章https://yilinhut.net/2013/04/27/4801.html ,只需要相信三点:市场、数学、历史。关于“去中心化”,我没有特别专门的讲解,因为这是比特币最起码的一个标签。至于它如何可能去中心化,见我的通俗介绍:https://yilinhut.net/2017/07/27/6872.html 你可以发现,在我讲解的整个运转机制里头,并没有创始人的参与。

  3. 七千猫

    在2020年看到这段话 特别有感触 今天谁还会在意当年自己是最高点1000美元或者是300美元买的币 放到今天都是很不错的收益 但拿到今天的人可是凤毛麟角

回复 古雴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