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贴一个动漫音乐?没办法啊,最近在上海因为没有音响等原因,一直都没有怎么听音乐,凭空回想起的又正巧都是动漫音乐了。
想起EVA是在那天去亲戚家看到最新的一部国产动画“秦时明月”,华丽的3D美工只能更加突显其内涵的肤浅,如果说这部动画有多少进步的话,那恐怕也是朝着让人遗憾的方向的。想起中日动画的差别,就不由地想起EVA来了。最早看EVA大概是中学时看的引进版,还没看全(本来引进的也不全,很黄很暴力的都被删了)。之后是在大一时下载来看的。
如果你也看日本动画片,我推荐的动画片有许多,经典系列、很黄系列、很暴力系列、神秘玄乎系列、科幻系列、机器装甲系列等等,无论把EVA排在哪个系列,在我的推荐表里恐怕都挤不进前三名。但如果你从不看日本动画片——不包括那些能够被中国引进的片子,而你为了知道日本动画片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愿意看一部动画的话,那么,看EVA吧!
无论从哪种角度,EVA都不算是最好的动画作品,但它无疑是一个标志,对日本而言,它是动漫史中的一个转折——前EVA和后EVA成为不同的时代;对中国而言,它标志着中国动画与日本动画的差距。如果你看过EVA,无论你对日本动画的评价如何,你至少必须承认:那种“动画片”与中国人所理解的动画片几乎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就好比新闻节目与综艺节目,虽然同样以电视为载体,但内容和意义不能混为一谈。。
不过让人惊奇的是,中国居然引进了EVA,进行了大量删节,还翻唱了主题曲,更改了题目。
“天鹰战士”的译名以及堪称神作的中文版主题曲早已成为动漫爱好者的笑柄,不过我还是不得不再说一说这一修改,因为这一修改实在是太典型了,足以反映出中日对动画片理解的差异。
虽然我们更多地看到对“天鹰战士”的嘲笑,不过在网络之外,特别是那些不怎么了解原版的日本动画的人们看来,“天鹰战士”的修改还是受到较多欢迎的。对比“福音”和“天鹰”,对比“残酷的天使”和“美丽的天使”,哪种更适合给孩子看呢?哪种更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呢?当然是后者了。
《EVA》当然不适合给孩子看。这也就是两种动漫观的最根本的区别——中国人以为动画是孩子看的,但日本的动画不是。
当然,孩子也可以看EVA,事实上一个孩子是绝对看不懂EVA中的灰暗和神秘的,在孩子眼中《EVA》就会自动被过滤成《天鹰战士》,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删节。孩子看不懂的地方常常会被自动屏蔽,而中国那些为孩子把关的家长们无非是用孩子的视角手动地多加了一道屏蔽罢了,这一行为除了声明他们的思想尚停留于孩童阶段外,只是多此一举。
日本也有专为孩童设计的动画片,比如宇宙英雄奥特曼之类。但更多的动画片,也就是我现在所看的那些动画片,则既不是给孩子,也不是给“家长”,而是给年轻人看的。
而中国人有给孩子看的动画片,有给“成年人”看的电视剧,但恰恰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断层——没有给年轻人的东西。
武侠片或许是适合年轻人的,武侠文化也算是中国特色了,不过除了金庸等少数作品外,大部分武侠片也不过是高级一点的童话故事。商业的力量,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使得那些量产出来的烂片占据市场,这与电影业的困境是一样的。动画片虽然同样受商业法则主宰,但动画片制作的相对廉价,以及漫画作为动画土壤的存在,使得其处境相对更好一些。
“年轻人”这个范畴是模糊的,从十三四岁的叛逆期开始,直至保持年轻心态的中老年人,都是日本动画的适宜人群。这群人有什么特点呢?他们不同于懵懂无知的童年,但也不同于成熟的“大人”——年轻人有强烈的叛逆感和求知欲,他们对世界和自己充满了困惑,他们不喜欢被现成的条规所束缚,而向往自由和独立。而成熟的“大人”则往往不再困惑,也不再执著于追索,对于世界与自己,他们要么获得了现成的答案,要么就懒得再关心那些问题。
无论是关于严肃问题的思考,还是纯粹的娱乐和寻求刺激,年轻人的兴致总是比“大人”更高,那些适合于大人消遣娱乐的节目在年轻人看来,往往既不够刺激也不够深刻,简单地说,没意思。
我要说年轻人看动画片要远远地比“成年人”的电视剧更深刻、更严肃,这一论点恐怕很多人都会想不通。但其实道理也是很显然的:对比一下高中生、大学生们日常所学的课程,所阅读的书籍,与那些“家长”们所阅读的东西(如果他们仍在阅读的话),究竟哪种更深刻、更严肃呢?“大人”们往往都丧失了年轻时的那种自发的求知欲和敏锐的洞察力。一个学生时代学得津津有味的知识,如果不是做学者的话,很难能在中年之后仍然保持兴致,这当然不是因为那些曾经感兴趣的知识和学问太幼稚、太肤浅,而不如说恰恰是因为它们太深刻、太严肃,因此已懒于思考、忙于“生活”的“大人们”不再能投入其中。
如此是不是很自然地可以说:某一些适合于年轻人而不适合于“大人”的节目并不是幼稚和肤浅,而恰恰是深刻而严肃的呢?“大人”们之所以不再感兴趣,是因为他们对生活、对世界、对知识的热情已然不在。
“年轻人”的标志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孩童时代尚没有自我意识,而“大人”也不再会困扰于“我是谁”的问题,但年轻人却渴望找出自己、确立自己。
鉴于“年轻人”与孩童和“大人”如此重要的差别,适合他们观看的娱乐节目当然也该有相应的特点,但在中国,人们并没有为这一成长阶段的人的精神需求作过认真的考虑。事实上我们根本不在乎那个叛逆和反思的阶段,或者是希望这一阶段越短越好——你只需要接受教育(灌输),然后脱离童年成为大人就可以了。我们只认同被教育者和教育者,却不认同那些反抗者和叛逆者,因此我们看不懂日本动画片,看不惯它们的“离经叛道”、“玩世不恭”,因为我们根本就缺乏一种年轻人的视角,我们这里观审动画的只有孩童和延续着孩童的思维方式的“大人”,我们不会用年轻人的视角,以叛逆的、反思的、离经叛道的视角去看动画,因此我们看不懂日本动画。
孩子的思维是单纯的——正义与邪恶,美好与丑陋,好人与坏人,小白兔与大灰狼,公主与巫婆、英雄与恶魔……世界就是这么二元对立、简单分明。如果没有经历过足够的反省,这一二元对立的世界将保持终身。因此我们看到缺乏反思维度的中国人是如何扭曲着“哲学”,如何将思想史描绘成“两军对垒”。
天使是美丽的、少年是勇敢的、未来是光明的、正义是终将战胜邪恶的——这就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单纯而虚幻的世界。
《天鹰战士》的主题曲就描绘了这样的世界:
美丽的天使在远方召唤你
勇敢的少年啊 快去创造奇迹
迎面吹来和煦的风
轻轻的叩击着我的心灵
你的脸上露着微笑
偷偷的凝视着我
你镇定地面对一切
这一切都看在我的眼里
我知道你无所畏惧
我知道你无比坚毅
总有一天 你会发现你的力量强大无比
总有一天 你会发现你可以创造奇迹
美丽的天使在远方召唤你 为了明天 少年快去努力
理想遨游在蓝色的天空 拥抱明天 唤出青春洋溢
为了明天 请你不要再犹豫
勇敢的少年啊 快去创造奇迹
这首主题曲可以用于任何一部国产动画片,也可以用于相当一部分日本动画片,但唯独用于EVA就实在是莫大的讽刺。因为EVA在动漫史上的贡献,它的划时代的意义,正好在于它对这样一种世界的否定。
天使是残酷的、少年是懦弱的、未来是灰暗不明的、正义和邪恶根本是无法分辨的……这正是EVA所展示的世界,这也正是我们所面对的真实的世界。
或许你要说,尽管真实世界是不理想的,但毕竟还是要引导孩子坚持理想、保持“青春洋溢”啊。这是没错。但是用孩童般的世界观去面对孩童般的世界并不是勇敢或青春,而只是对残酷的现实世界的逃避,只有学会了直面现实世界,直面世界的残酷、自我的懦弱、未来的晦暗和正邪的模糊,只有面对着这些事实,你才谈得上理想不理想、勇敢不勇敢,否则你只是在自欺欺人罢了。
EVA的原名是“新世纪エヴァンゲリオン”,直译过来就是“新世纪福音”,中译成“新世纪福音战士”大概已经是《新世纪天鹰战士》后的妥协。这部动画从名字到整个内容都是玄玄乎乎、莫名其妙的,主题曲的风格也是如此,但无论是故弄玄虚还是暗藏深意,无论怎么看,它的意境总是灰暗的:(此歌词不同版本的翻译差距较大,反正随便看一些关键词就知道大致意境了吧)
就像那残酷的天使一样
少年啊!变成神话吧
在此刻 苍蓝的风
正轻轻叩醒我的心门
但你只仅仅凝视著我
对我微笑著
手指轻轻触及的是
我一直不断热衷地追寻著
你那连命运都还不知
令人怜爱的眼神
但是总有一天会发觉到吧
就在你的背后
为了遥远的未来而萌发的
羽翼存在著
残酷天使的命题
你就将从窗边飞去
迸发出的炙热悲情
如果背叛你的回忆
拥抱这宇宙闪耀著
少年啊!变成神话吧
一直沉睡在
我的爱的摇篮里
只有你一人被梦之使者唤醒
的早晨即将来临
在你纤细的颈子上
正映著高悬的月光
而我却想停止全世界的时间
把你封存在沉眠中
万一如果两人的遭逢
是有意义的话
我就是为了让你知晓自由
的那本圣经
残酷天使的命题
悲剧接著就要开始
请你紧抱你生命的形体
就在这梦境觉醒之时!
放散出无比耀眼的光芒
少年啊!变成神话吧
人是一面纺著爱
一面织成历史的
依旧不能成为女神的我
就这样苟活著
为什么要把标题和主题词换得面目全非?这和中国人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是一样的——沉浸于单纯的、黑白分明的童话世界而逃避真实。靠掩耳盗铃的方式来自欺欺人——正如这样一部明明就是要凸显世界的残酷、人性的懦弱和未来的灰暗不定的动画片,也偏要标上美好、勇敢、光明的标签。这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遮遮掩掩、指鹿为马、一厢情愿、逃避现实,又是什么?
可见中国人就是习惯于自欺欺人,习惯于逃避现实——在鹿身上标一个“马”字就能把它变成马了马?用贴着“马”标签的鹿就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学会骑马了吗?为了教育孩子骑马就应该把真实的马统统藏起来不让孩子看见吗?
当然你可以说:不需要通过别的什么来学会直面真实世界,孩子长大了自然会进入社会,自然会面对现实。这当然没错。但如此成长出来的,就是从孩童一跃而成为“大人”,避过了离经叛道的危险,这也正是人们所乐见的。
如果说只要长大了“进入社会”就能够学会直面现实、理解现实,那么哲学和一切求知活动都显得没有必要了。其实“大人”们学会的并不是直面现实,而是学会了冷漠、逃避、欺骗和遮掩。他们之所以不再困惑、不再追问,不是因为他们已解决了问题,而只是因为他们学会了用冷漠、逃避、自欺或屏蔽的方式把问题抛到脑后。这几种“处理问题”的技巧也成了人们面对新问题时的习惯性做法,看一看那些官员面对社会问题时的做法吧,和他们对待EVA的技巧简直如出一辙,无外乎“换个名称”、用美好的词儿来“歌颂”、“删节”、“屏蔽”,如此一来世界就美好了,未来就光明了,勇敢的少年们就青春洋溢地去战斗了……
中国人只能想象两种人:“大人”与“小孩”,管教者与被管教者,编织童话大人和听童话的人。“大人”们以终于看破了童话的欺骗而趾高气昂,于是我们看到“大人们”在各种场合得意洋洋地卖弄他们的“成熟”——这是假的、那是伪的、这是幼稚的、那是骗人的……“大人”们以揭破谎言而自得,他们把那些没有“看破”的人当作孩子,而以美丽的天使的名义:孩子则需要管教,需要哄骗……
但是还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既保持着孩童时代的热情,又能够直面这个真实而残酷的世界?当然,自己的问题最终必须自己去面对,没有捷径。不过作为一种引导和刺激自我反省的媒介,动画片或许效果不错。
正义与邪恶之战在现在的日本动画片中已显得老套,即便仍旧是这样的热血励志型动画片,也往往会加入调侃和玩世不恭的元素。日本动画中包含最为“无厘头”的纯搞笑作品,但在那些作品中也能看见游戏的精神。许多优秀的搞笑动画其实也都是作者对自己的某种反省——我们看到作者(漫画家或者动漫迷)的形象常常被投射其中,动画本身的存在常常被其中的人物所确认,有时候搞笑的动画所调侃的更是整个动漫世界乃至整个世界。自嘲、自我调侃也是一种自我确认、自我观审的方式。
更多的后EVA动画则进一步打破正义与邪恶的二元对立,而是坦诚出世界的荒谬、真理的悖论和人心的矛盾。中国动画片以正义、美好的名义歌颂着暴力和杀戮,以勇敢、果断的名义拒绝着反省和争议。因为童话世界中真善美与假恶丑是如此单纯而分明,于是当然可以“无所畏惧”、“无比坚毅”、“不要再犹豫”。但真实的世界完全不是这样。孩子们从这样的动画片中学到的是什么?是正义和勇敢吗?显然不是。是暴力和无思。
我们认为日本动画片充满暴力,仿佛这就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不良的导向。但是在EVA和后EVA时代的那些貌似灰暗和充斥着暴力的动画中,暴力扮演的是什么?不是中国动画片中的“正义”啊,不是“美丽的天使”啊。暴力扮演着的是丑角,无论归属于正义还是邪恶,暴力都是那样残酷和丑陋,那样触目惊心,人心都是那样矛盾和困惑,那么无奈和弱小……相比于中国动画中那些以正义之名而得到歌颂和美化的暴力,比起中国动画所赤裸裸地宣扬的“无所畏惧、无比坚毅……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力量强大无比”。究竟哪边更“暴力”?
EVA并不是要宣扬暴力,宣扬消极、悲观、懦弱和犹豫,而只是把这些东西扎眼刺目地摆在你面前,让你从中正视自己。在某种意义上,这与“现代艺术”的方式相近。现代艺术不再致力于塑造完美和谐的景象,相反,它就是要把丑陋、虚假、肮脏的景象以最触目惊心的方式摆在你的面前,迫使人们正视现实,迫使人们直面自己。
“自我观审”或者说“反省的视角”是日本动画的特征,它并没有离开童话世界,而是仍在童话世界之内,以游戏和调侃的方式超拔出来,这也恰与哲学的方式相似。
面对死亡是哲学的永恒课题,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线索。日本动画仍然延续着武士道的“死狂”。
面对死亡的主题固然会显得灰暗,但未必代表悲观。许多“大人”只不过以逃避死亡问题为所谓乐观向上,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在直视死亡时仍然保持乐观和洒脱呢?至少“武士”能够做到。面对着自己编织的童话世界而勇敢、积极,恐怕是掩耳盗铃的“乐观”;而面对着丑陋虚伪的真实世界和残酷冰冷的死亡时仍能够勇敢、积极,才真正称得上乐观吧。当然,我对日本武士面对死亡问题的态度并非完全赞同,但至少一点:他们能够坦诚地面对死亡,无论他们在死亡面前选择了怎样的态度,至少他们已勇敢地站在了死亡的面前,这已足够可贵了。
本期选上EVA的一曲经典配乐“THANATOS”(死亡之神/求死的冲动)
http://www.studenti.it/download/mp3/cartoon/evangelion/ost2/eva2_17.mp3
2008年7月27日
最新评论
- sanghyun2008-07-29 14:36:00 匿名 124.205.78.157
我有eva的全集,包括第一个剧场版,
师兄如果有兴趣回头可以给你考。
实在是经典呀~ - 古雴2008-07-29 20:10:30
要下载个把全集还不容易?当然全集我也早都看过了,除了最新的剧场版。
Pingback: 随轩 » 80后:暮气时代的第一代年轻人。
当年《残酷天使的行动纲领》词作者及川眠子曾谈到:“《残酷天使的行动纲领》是通过我们的经纪人介绍的。用了30分钟左右的随意商谈,粗略的看了看企划书,快进的看了2集的影像。随便写些东西吧!于是用了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写完了。”不过虽然这急就章的歌词相当支离破碎,整体倒也大致符合Evangelion的情节与那嗑药似的黑暗风格。
新剧场版就别提了,第三部几乎推翻前两部的故事,搞得莫名其妙的;庵野痞子拿着EVA的招牌大搞商业化,到处骗钱,就一坑爹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