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哲学“看山是山”的三个阶段

读哲学“看山是山”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读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感觉都有道理。这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观点,或者立场还很不坚定,于是对各种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观点会同时觉得言之有理,自己又拿不准主意。

第二个阶段是当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清晰起来以后,会感觉看到的各种观点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错误的。因为自己的观点已经明确,很显然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而其余的那许多不同的以及相反的意见当然都是错误的啰。

第三个阶段则是返朴归真,又回到对各种各样的观点都觉得有道理的阶段。

这三个阶段好比“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转变,又好比人的成长过程——童年时代对于“大人”的说教都很顺服,那是因为自己没有形成足够独立的思想,只有依赖大人,这个时期是天真无知的时期;而到了青少年,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了,终于意识到“大人”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大人的意见之间也充满矛盾,于是从天真期进入了逆反期;最后则是超越了逆反期而进入了成熟期,这时候不仅重新认可长辈的说教,并且自己也将变成“大人”,乃至成为长者,将“说教”继续下去。

但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经过三个阶段的,有些人始终没有跨出第一阶段,直到成年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思想,始终是浑浑噩噩的,只知道“人云亦云”(这类人在现代社会十分普遍),又或者简单地将前辈说教的意见完全照搬(这类人则在文明程度稍低的社会中十分普遍);而有些人则止步于第二阶段,青春期长得过头,只知道自己正确、别人错误,认为“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类人不是拥有很高的历史使命感、全力地宣扬自己的思想,力图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就是愤世嫉俗、不屑与“无知者”为伍。这两类人在今天的中国有个共通的名词——“愤青”。(当然,愤青不止这两类,也有愤得合理的)。

回到读哲学书的问题,第一个阶段是无知到迷茫的时期,走出这个时期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实上可能绝大多数人读哲学就是止步于此。书读多了,自然会逐渐摆脱“无知”,但知识的丰富不意味着一定能摆脱“迷茫”,如果始终形不成自己独立的思考,那就只有停步于此。不过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好处在于可以保持谦逊,这类人还是能够成为很好的博学者。

第二个阶段是叛逆的时期,有了自己的见解,那么找出其它观点的错误或漏洞,是为了展现自己观点的独特性和优势,这是必要的,但如果在此过于执着,始终超越不了叛逆造反的习惯,那就很危险!这种思维倾向将形成所谓的“独断论”,就是认为真理只有一条,每个观点要么是对,要么是错,这类人或许能够成为颇有影响的人物,却难以成为哲学家,至少不能成为“好的”哲学家、值得尊敬的哲人;如果是越过了独断论,也不一定是走进第三个阶段了,躲过了独断论还有可能滑向第二阶段的另一种形态,即“相对主义”:这类人与独断论正好相反,认为既然每个人总是认定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那就没有任何东西是正确的了,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观点,大家都管不着!——这其实与独断论一样,仍然是青春逆反期过盛的表现!这两类人共同的表现是听不进不同的意见,难以与别人进行双向的交流,经常用“民哲”称呼之。这里并不是说没有科班出生就做不好哲学,而是因为在现实中没有机会进入学府进行系统训练的人如果还是热爱哲学,常常会由挫败感形成对社会的不满,从而更容易形成“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愤世嫉俗和自命不凡的心态,对自己的盲目自信和拒绝聆听不同意见是“民哲”的普遍特点。

第三个阶段则是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候“自信”与“谦卑”、“坚持自我”和“容纳他人”并没有矛盾。对自己的思想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并能够充满信心地去表达和阐述自己的观点,但同时,更应对别的观点予以足够的尊重,对同行、对师长,尤其是对先哲、对名著,必须能够谦虚地聆听他们的阐述!认识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思路下,其截然不同观点也可能都是“有理的”——这种态度与相对主义是极为不同的,相对主义认为根本没有真理,而此处的意思是真理可以是多元的,或者可以称之为“视角主义”(参考《哲学之树》)。只有当学会“谦卑地聆听”之后,才可能学会“自信地述说”。

2005年10月24日 

最新评论

清扬
2005-10-24 22:05:19 http://gonewiththewind.ycool.com/ [回复]
有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